专注区块链信息及金融服务
首页 / 新闻

ETH反弹在即?以太坊Pectra升级能否重启市场信心

原文作者:@nobrainflip
原文编译:zhouzhou,BlockBeats

编者按:以太坊正在经历重要的升级——Pectra,带来交易体验、智能钱包、质押机制等改进,注重用户体验而非技术层面,提升可用性。尽管 ETH 当前表现不佳,低于 SOL 和 BTC,但其历史反弹能力不可忽视。ETH 可能迎来快速反弹,升级为其回归主流提供了契机。ETH 未来的表现值得关注,尤其是随着新叙事的出现。

以下为原文内容(为便于阅读理解,原内容有所整编):

以太坊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,就在两小时前发生了。

目前几乎没人提起——但你会感受到它的影响,就像$ETH 的价格也会一样。

这次升级名叫 Pectra:它带来了哪些改变?为什么意义重大?ETH 的下一个阶段又是什么?

5 月 7 号是加密史上对 ETH 最看涨的一次更新——Pectra

这次升级确实很强大,带来了许多期待已久的改进。但它能解决以太坊最大的问题吗——价格停滞不前?

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。这次升级就在今天,5 月 7 日,而且它的重点就是——让普通用户受益。那么,具体会有哪些变化?

·交易体验(TXs)

·安全机制更新(Safe Updates)

·智能钱包(Smart Wallets)

·质押机制优化(Staking)

接下来我们来逐一看看每一项的细节:

交易(TXs)

不再需要繁琐的授权操作,换币终于可以一笔交易搞定

此外,你还能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多个操作

更重要的是,任何人都可以赞助交易费,这意味着你在每条链上都不必再持有 ETH

安全更新(Safe Updates)

引入了一项新功能:支出控制(Spending Control)

也就是说,你的钱包可以设定每日提取限额

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重大安全升级,让交易更快、更便宜

智能钱包(Smart Wallets)

一个关键的新功能是:钱包找回机制

这套机制基于账户抽象(Account Abstraction)技术

它能让你的钱包变成智能合约钱包,拥有可编程的逻辑,更灵活、更安全

质押(Staking)

验证者质押上限将从 32 ETH 提升到 2048 ETH,让质押更加灵活高效

同时支持更快的入金识别,以及通过智能合约进行提取

这意味着验证者和质押者将拥有更大的资产控制权

总体来看,ETH 的处境依然不算乐观,它的表现落后于 SOL 和 BTC。

实际上,ETH 目前正处于阶段性低点,而 BTC 却已经接近 10 万美元大关。

但别忘了——没有任何资产会永远涨或永远跌。

尽管如此,不能轻易放弃 ETH,毕竟它有着历史上迅速反弹的能力。我们肯定会看到以太坊的新一轮叙事,就像之前的 restaking 和其他许多更新一样,这次的叙事甚至可能就是 Pectra 升级本身。

记住,加密货币的变化非常迅速:流行趋势来来去去。

ETH 有可能会迅速反弹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继续积累 ETH,当然,我也在关注 SOL/BTC 等其他资产。(顺便说一句,现在我持有的 ETH 比 SOL 多得多,因为风险/回报比更好)

我认为这次升级给以太坊带来了它所缺少的东西——可用性。最终,他们不再一味聚焦智能合约、可扩展性和生态系统,而是真正开始关注用户体验——让用户在尝试 Phantom 后,不会再觉得使用 MetaMask 是种折磨。

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这次升级将成为以太坊回归主流的悄然转折点。我不认为以太坊是加密界的「诺基亚」——远远不是。我有信心它仍然会有一次重大反弹(即使它在接下来一年可能表现不如 SOL)。

现在的市场情况非常有利:ETH/BTC 在历史低位,市场情绪极度悲观。

你会惊讶地发现,那些散播负面情绪的人在第一次真正的反弹中会迅速变成信徒。

「原文链接」

版权说明:
1.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;
2.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,否则将视为侵权;
3.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;
4.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,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。
搜索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官方微信
关注我们
官方微博

Powered By科派资讯.

ETH反弹在即?以太坊Pectra升级能否重启市场信心_新闻|科派资讯网
专注区块链信息及金融服务

Fatal error: Cannot redeclare navcate() (previously declared in /www/wwwroot/zixun/zb_users/cache/compiled/zb_c001/pc-single.php:3) in /www/wwwroot/zixun/zb_users/cache/compiled/zb_c001/pc-single.php on line 3